不忘军人本色,不负青春韶华
我叫杨林,于2020年9月参军入伍,曾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西部战区,西藏军区某部77639部队。我于2022年10月22日退出现役,现复学就读于2021级医学检验4班。服役期间,荣立“四有”优秀士兵一次,嘉奖一次。
我是家中第三代军人,自童年时期便憧憬军营生活,立志成为一名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。还记得,当兵的第一天,班长问我们:“你们没穿这身衣服之前,如果遇到外敌入侵,你们会首先想到谁?如果洪水来了,发生地震,谁又会第一时间出现在那里?这就是军人,不管什么时候,什么地点,祖国和人民需要,你就要出现在那里,这是我们神圣的职责。军人是打仗和准备打仗的,抵御外敌入侵,不把祖国领土守丢半分半毫,我们时刻准备着,有我们,祖国没大事。”
我曾服役的单位是岗巴边防营,又称岗巴独立营,营房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北麓。这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,营驻地平均海拔4800多米,最低气温零下40℃,空气含氧量不及内地50%,每年8级以上大风200多天,是名副其实的“生命禁区”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予我单位“高原戍边模范营”荣誉称号;2021年9月习总书记又给“高原戍边模范营”全体官兵回信,向官兵表达了诚挚的问候,并勉励我们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。
我曾在海拔5371米的驻兵点服役,曾日夜坚守在“生命禁区”,坚守在祖国第一道的边防线上。在那里,氧气“吃不饱”,在那里,风吹石头跑。在那里,空气稀薄常年积雪,在那里,一年四季仅有寒冬。
七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,我参加边防一线巡逻五十余次,参加过边防反蚕食抵抗斗争十余次,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。在外军反蚕食斗争中,我曾三次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,经历过战友在眼前倒下,也见证了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神圣领土的边界线上。
那天我写下了请战到最前线的请战书和一份寄往家乡的书信。
请战书中我写到:“我自愿请战到最前线,不怕苦,不怕流血牺牲,到没有祖国界碑的地方,我愿用我的身体站成祖国有温度的界碑,时刻准备抵御碾压来犯之敌。”
我想对父母说:“亲爱的爸,妈,孩儿没有不争气,只是时刻让您二老担心挂念,此刻我的脚下就是前线,我的身后就是万家灯火。儿子深知脚下的土地,需要我和像我一样的边防战士用青春和热血来捍卫。我守护的是和平,守护着祖国的领土不被侵犯,我早已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,宁可向前十步死,绝不后退半步生,我的名字无人知晓,我的功勋祖国不会忘记。”
秒针伴着心跳,缺氧不缺精神,心中一辈子铭记岗巴精神“没有牺牲不得的己利、没有忍耐不住的寂苦、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。”
“青春有很多的样子,我很庆幸我的青春有过穿军装的样子。”如今我已退出现役,返校复学,我定不会忘记军人初心,不忘军人本色,保持军队作风,不负青春韶华。回到学校,我会继续践行我的誓言,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苦练医学操作技能,有待将来继续为祖国和人民服务。